航天从回收火箭开始?
“上。”</p>
王诩的回答斩钉截铁,随即又补充道,“但是不急着上。”</p>
所谓“上天”,指的不是星速物流的机场和飞机,而是航天的天!</p>
国外的民营航天从2000年初就开始了,到现在已经搞得如火如荼。</p>
欧罗巴的arianespace、Isaraerospace、RocketFactoryaugsburg、skyrora,美利坚的蓝色起源B露eorigin、火箭实验室RocketLab、维珍银河Virgingalactic、spaceX等民营航天公司,抢跑了十几二十年。</p>
尤其是spaceX,于2013年9月29日,成功完成升级版“猎鹰9号v1.1”火箭首飞,极度提振了国外投资者对民营航天、商业航天的信心。</p>
欧罗巴和美利坚纷纷加大对民营航天的投入力度。</p>
中国的航天事业,目前却依然没有民营企业发出声音。</p>
这种情况与过去的发展形势和现行的政策法规有关。</p>
然而发展形势是会变的,政策法规也能改。</p>
中国,并不缺乏民营航天的基础。</p>
至少在人才上,并不缺乏。</p>
据王诩所知,spaceX等国外民营航天公司里,华人和华裔科学家、工程师的占比非常高。</p>
其中有很大一部分,是在国内接受的本科教育。</p>
这就充分说明,在不需要国家划拨太多体制内航天科研力量的支持下,国内民营航天也能自行发展起来。</p>
而胡不言之所以发出“王总,我们不上天了吗”的疑问,便是因为王诩让总裁办、战略舆情与信息分析小组、战略投资与并购部提交过一项报告——</p>
在国内开拓民营航天事业的可行性分析。</p>
这份报告,可足足占用了总裁办、战略舆情与信息分析小组、战略投资与并购部很大一部分人力与资源的三个月时间。</p>
那三个月里,三个部门抽调出来的人力与资源,就只做了这么一件事。</p>
无论上天不上天,好歹得有一个交代。</p>
当然了,基于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结论,还是上天比较好。</p>
民营航天或者说商业航天这一块市场,很有想象力!</p>
“王总,怎么说?怎么个不急法?”胡不言听完王总给出的确切答复,关切追问。</p>
这关系到战略投资与并购部的后续动作,必须问清楚。</p>
“首先,我们要解决资质问题,争取政策支持。”王诩沉声回道,“我计划在今年的两会上,提交‘鼓励民企进军航天、大力支持商业航天’的提案,希望政府能够开放准入门槛,至少……”</p>
稍稍停顿了一下,王诩笑道:“至少要拿到一个航天试点企业的名额。”</p>
说到这里,王诩将目光转向高级副总裁、政府关系主管谢文峰:“这件事,也需要政府关系部这边多跑一跑。”</p>
谢文峰沉着点头回道:“王总,我一定做好这件事。”</p>
“好。”王诩颔首,然后说道,“今年人大会议时间是3月5日到3月13日,正协会议时间是3月3日到3月12日,距离现在还有一个月。这一个月的时间,也不能浪费了,人才可以先招起来。”</p>
首席人才官莫婷主动接话道:“王总,航天研发具有高机密的特性,招聘的时候,是否要对海外人才加一道审核?”</p>
这个提议让王诩顿时眼前一亮。</p>
他当即赞道:“莫总的忧患意识和保密意识非常敏锐,很值得大家学习。”</p>
随后,他看向在座一半以上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高管们,沉声说道:</p>
“时代在发展,形势在变化。</p>
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,美利坚亡我之心不死,一直在搞‘别针’之类的计划,试图渗透我们,搞意识形态输出与颠覆,并窃取高科技、高价值情报。</p>
去年,集团内部抓出了三个商业间谍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