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:疑点(1 / 2)

大人,入赘了! 慕凌彬 1392 字 13小时前

:疑点

秋娘的供述仍在公堂之上缓缓延续。</p>

“那年忠仆带我跳崖后,我竟奇迹般保住了性命,被一户好心人家收养。</p>

那时我才五岁,坠崖的惊吓与头部的撞击让我彻底忘了过去,连那场血海深仇都随记忆一同消散了。”</p>

“失忆的我在养父母身边安稳长大,成年后由他们做主嫁入徐家,后来又与夫君一起开了这间吉祥绣坊。</p>

一年后儿子降生,日子虽平淡却也算美满。</p>

可命运偏不饶人,相公在孩子三岁时撒手人寰,我只能独自撑起绣坊的生计。</p>

没过多久,公婆与养父母又接连病逝,身边再无人可依。”</p>

她声音微颤,却带着股韧劲,“再难也熬过来了,我把儿子抚养成人,为他娶了贤惠媳妇,总算对得住徐家。</p>

若不是后来记忆复苏,我这辈子应该就这般平淡的过去……”</p>

沈遇听着供词,眉头微蹙。</p>

这看似无懈可击的供述里,藏着几处难以忽略的违和之处。</p>

他并未当场点破,只沉声追问:“后来你恢复记忆了?”</p>

秋娘点头,眸中闪过冷光:“正是,约莫一年前记起了一切。</p>

从那天起,我便开始筹谋复仇。”</p>

“所以你儿子前往京城,是你刻意安排的?”沈遇再问。</p>

“是。”秋娘应道,语气陡然坚定,“吉祥绣坊在周边几县也算有些名气,不少大户人家的衣物都交由我们绣坊缝制。</p>

巧的是,那三家都是绣坊的常客,这机会我自然要好好利用。</p>

我借着缝制衣物的由头,将惊魂香洒在了衣料上。</p>

旁人只当是寻常香料,谁也不知那是索命的剧毒。”</p>

“这惊魂香是一种罕见的奇毒,唯有与茶花香气一同吸入,才会激发毒性。</p>

中毒者会看见此生最恐惧的幻象,最终心悸而亡。</p>

而我恰好知晓,那三户人家院中都种着大片茶花。”</p>

话音刚落,公堂外的百姓已是一片哗然。</p>

谁能想到,眼前这个看似温婉的妇人,竟凭一己之力犯下三宗灭门血案!</p>

“这秋娘也是个可怜人,那李善财三人真是丧心病狂啊!”</p>

“可再怎么着也不能灭人满门啊,这也太过了!”</p>

“是啊,当初对不起她的是李善财,又不是他的家人,连人家的家人都不放过,这秋娘未免太狠了一些。”</p>

乌云川听了这些议论声,只是撇了撇嘴。</p>

她倒是不觉得秋娘狠,那三人从人家秋娘母亲那里抢走的银子,三人的家人又不是没有享受过这银子带来的好处。</p>

既然享受了好处,又谈何无辜?</p>

哪怕其中一个凶犯是自己的亲爷爷,乌云川也同样这般觉得。</p>

反正她又没有享受过李家的富贵,这仇恨也落不着她头上。</p>

“爹,这秋娘的供词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。”</p>

乌引章皱着眉头,看着跪在公堂上的秋娘,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。</p>

此时沈遇已吩咐衙役将秋娘押入地牢,择日再审。</p>

三宗灭门案牵涉数十条人命,绝非一次过堂便能结案,若仓促定罪,反倒落得个“拉人顶包”的嫌疑。</p>

秋娘被押下后,沈遇转身离去,围观的百姓却仍聚在堂外议论不休。</p>

有人痛骂秋娘毒妇心肠,有人慨叹三家罪有应得,也有人怜惜枉死的妇孺,各种声音交织成一片嘈杂。</p>